手機細覽 2016年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form id="jrbhz"><nobr id="jrbhz"><meter id="jrbhz"></meter></nobr></form>

    <address id="jrbhz"></address>

      <address id="jrbhz"><th id="jrbhz"><progress id="jrbhz"></progress></th></address>

      <address id="jrbhz"><th id="jrbhz"></th></address>
        <address id="jrbhz"></address>
        <listing id="jrbhz"></listing>
        今天是:
        News GDPP
        當前位置:首頁>統計報告>檢察報告
        2016年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時間:2016-02-04  作者:  新聞來源:陽光檢務網  【字號: | |
        各位代表:

          我代表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之年。全省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檢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法治為引領,以改革為動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追求,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大力推進司法改革、司法規范化和過硬隊伍建設,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進展。

          ——堅決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放在首位,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批準和決定逮捕143648人,提起公訴170859人,同比分別上升7.63%和14.56%。

          ——堅持腐必反、有貪必肅,主動作為、重拳出擊,努力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2549人、瀆職侵權犯罪649人,其中廳級干部52人,廳級干部查處數同比上升57.58%,縣處級干部236人,挽回損失6.59億元。

          ——緊緊扭住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全面加強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監督偵查機關立案413件,追加逮捕1850人,追加起訴1637人,對396件刑事裁判和211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訴。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42397進行監督,糾正違法和不當情況191。

          ——攻堅克難推進司法體制和檢察工作機制改革,完善司法責任制等四項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環境保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創新偵查活動監督平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工作機制在全國檢察機關推廣。

          一、主動順應新形勢新常態,服務保障全省改革發展

          充分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職能,努力服務保障我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著力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制定實施《關于服務保障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完善自貿區刑事案件法律適用指導措施,嚴厲打擊危害自貿區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依法查處在市場準入審批、投資融資審批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加強對自貿區內重點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職務犯罪預防,依法服務和保障靈活開展融資租賃、人民幣跨境雙向融資等金融創新,嚴懲金融犯罪,努力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著力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批捕侵犯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犯罪2856人,起訴3779人。辦理的馬念軍、孫珍珍假冒注冊商標案入選全國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十大案例。積極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活動,堅決打擊非法集資、合同詐騙等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批捕該類犯罪13833人,起訴16077人。強化對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平等保護,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著力服務保障美麗廣東建設。強化對生態環境的常態化司法保護,批捕污染環境、非法采礦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1246人,起訴1606人,立案偵查環境資源領域職務犯罪68人。組織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掛牌督辦社會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重大案件,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犯罪130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46。河源市檢察與有關部門建立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員機制,被環保部評為全國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制度創新優秀事例。

          著力服務保障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堅決貫徹省委推進基層治理重點工作部署,扎實開展查辦與預防涉農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立案偵查發生在支農惠農政策性補貼發放、農村社會保障、農村土地開發利用等領域職務犯罪1277人,涉及種糧種植、生豬養殖、農機購置、漁船柴油等15項補貼,挽回經濟損失7537萬元。針對涉農資金申報管理環節“雁過拔毛”、“跑冒滴漏”等問題,提出251件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完善制度。圍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開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294,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35。省檢察院對571件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進行督辦,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全力投入平安廣東建設,努力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順應人民群眾平安需求,著力打擊犯罪、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治理創新。

          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積極支持配合公安機關開展“3+2”專項行動,對重大案件及時介入偵查、引導取證,依法辦理廣州火車站惡性持刀砍人案、吳澤衡“華藏宗門”邪教案等一批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批捕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9588人,起訴10453人;批捕搶奪、盜竊、詐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35560人,起訴38137人;批捕毒品犯罪31799人,起訴31179。積極參與“清網行動”,依法懲治利用網絡實施的詐騙、敲詐勒索、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

          最大限度促進社會和諧。堅持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對構成犯罪但無逮捕必要的依法不批捕5889人,對主觀惡性較輕、社會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等依法決定不起訴4675,1364件輕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訴案件積極促成當事人和解。認真做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依法快速辦結案件5679。積極參加信訪法治建設年活動,穩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受理各類控告、申訴41336件,其中涉法涉訴信訪22963件,全部導入法定程序辦理。全省三級檢察院實現視頻接訪系統上下聯通,努力讓群眾少跑路就能反映訴求、解決問題。加強國家賠償和司法救助工作,決定給予國家賠償361件,支付賠償金1049萬元,對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發放救助金402萬元。

          促進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落實專人辦理、附條件不起訴、犯罪記錄封存等制度,探索與企業建立“愛心關護基地”,幫助未成年罪犯改過自新、融入社會。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環境資源保護、社區矯正等領域存在的漏洞,提出檢察建議370。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開展檢察官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學校、進社區活動6029場次,全面推進檢察官以案釋法工作,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三、繼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積極查辦預防職務犯罪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受賄行賄一樣查,懲治預防兩手抓,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堅決查辦大案要案和窩案串案。著力查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崗位的貪污賄賂犯罪,突出查辦重要崗位領導干部職務犯罪案件。立案偵查貪污、受賄百萬元以上案件和重特大瀆職侵權案件614件,同比上升7.53%。注重提升發現案件線索能力,查辦的案件中有79.8%來源于檢察機關自行發現和群眾舉報。省檢察院加強對偵查工作的統一組織指揮,并直接立案偵查29人,包括省水利廳原廳長黃柏青、茂名市委原書記梁毅民、南方電網公司原副總經理祁達才廳級干部15人。

          深入開展打擊行賄犯罪和國際追逃追贓專項工作。重點查處圍獵干部、行賄次數多、行賄數額大的不法分子,決不讓逍遙法外。立案偵查行賄犯罪795人,同比上升5.02%。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28萬次,建議取消959個有行賄記錄的企業和個人在政府采購、工程建設等領域市場準入資格。對潛逃的職務犯罪嫌疑人逐人、逐案建立信息庫,通過網上通緝、國際合作、敦促自首等方式追捕、勸返116人,其中從境外追逃17人。

          堅持辦案與預防同向發力提升預防實效。圍繞案件高發易發領域開展預防調查811,撰寫案例分析780、年度預防報告和專項報告204,發出預防檢察建議832件。754重點工程開展同步預防,保障政府投資安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打造廉政短片、公益廣告和微電影等預防宣教新載體,開展警示教育5425場次,45萬干部群眾受到教育。

          四、強化訴訟活動法律監督,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認真落實檢察機關在建設法治監督體系中的責任,依法監督、規范監督、敢于監督,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和權威。

          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對偵查機關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監督撤案583件;對濫用強制措施、違法取證等偵查活動違法情形,提出糾正意見1134件次;對不構成犯罪或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決定不批捕21634人、不起訴3456人。加強非法證據排除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排除非法證據49件,建議變更強制措施984人。

          集中開展專項訴訟監督。開展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監督試點,因地制宜探索駐所檢察官、檢警聯絡點和不定期巡查等監督模式,受到最高檢肯定和推廣。推進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專項檢察,糾正脫管漏管虛管193人,監督收監執行35人。開展特赦檢察工作,監督特赦全過程嚴格依法,確保特赦罪犯“一個不錯、一個不漏”。開展民事執行專項監督活動,針對怠于執行、執行違法等問題發出檢察建議378。

          創新監督方式方法提升監督效果。在全國率先研發并上線運行偵查活動監督平臺,設置25類110項監督事項指引,增強了監督規范性和精準性,公安部門將平臺監督數據作為執法考評重要參考。大力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與工商、環保16個部門分別聯合出臺相應系統的涉嫌犯罪案件錄入和移送標準,促進嚴格執法。建立常態化的辦案質量評估檢查機制,繼續推行刑事執法狀況年度報告制度,逐案剖析捕后撤案、不起訴、無罪判決、刑事賠償等案件,促進提升辦案質量。把查處司法腐敗作為加強訴訟監督的重要手段,深挖執法不嚴、司法不公背后的職務犯罪,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200人。

          五、穩步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檢察工作活力

          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和最高檢部署要求,開展“檢察改革深化推進年”活動,統籌推進各項改革。

          著力推進四項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廣泛深入開展調研,在檢察官權責劃分、辦案組織組建和運行、人財物統管等方面制定23份改革文件。推進人員分類管理,嚴格實行檢察官員額制,合理分配22個市分院檢察官員額。省檢察院和汕頭、佛山、茂名等地試點檢察院嚴格標準、嚴格程序,以考試、考核及專業評審相結合的方式擇優選任首批員額內檢察官,賦予相應辦案決定權,對所辦案件終身負責,同時強化監督制約。通過改革,優化了檢察職權配置,強化了司法責任,提高了辦案效率和質量。

          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按照全國人大授權,牢牢抓住公益這個核心,突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重點領域,嚴格落實訴前程序,在廣州、深圳、汕頭等六市檢察機關開展試點。省檢察院多次召開推進會,與法院、環保等部門就線索移送、管轄、訴訟程序等聯簽文件,目前摸排了46條線索,其中生態環境領域線索41。最高檢審查同意,肇慶市檢察院已對麥瑞鐘、麥瑞標污染水資源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著力打造檢務公開2.0版。案件信息網上公開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共發布案件程序性信息285469條、法律文書66491份、辦理辯護與代理申請12280次,三項數據均居全國檢察機關首位。全面升級陽光檢務大廳,全省三級檢察院全部建成整合案件受理、分流、移送、辯護人接待、電子閱卷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務大廳。適應“互聯網+”新形勢,加強網上檢察服務大廳、“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建設,打造“指尖上”的檢察院。省檢察院陽光檢務網點擊量達700萬次,官方微博粉絲量超過330萬,再次被最高檢評為年度“全國十佳檢察微博”。以“規范司法行為、提升檢察公信”為主題,全省三級檢察院同步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24000余名群眾走進檢察機關,近距離感知檢察、監督檢察。

          六、深入推進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

          樹立抓規范就是抓公正、就是抓隊伍、就是抓司法公信力的理念,堅持不懈地健全制度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深入開展為期一年的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堅持開門搞整治,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400多場,上門走訪聽取意見3000多人次。堅持見人、見事、見案件、見思想、見整改、見成效“六見”標準,深入剖析2013年以來辦理的典型案件,圍繞職務犯罪偵查、偵查監督、公訴等重點環節,在法律文書瑕疵、辦案程序、司法作風、司法行為等方面查擺梳理43類司法不規范突出問題,立查立改落實22個方面整改措施。

          健全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牢固樹立程序正義、人權保障、證據裁判等理念,在非法證據排除、偵查活動監督、量刑建議等方面制定一系列規范。出臺舉報線索管理規定,完善線索受理、分流、集體評估、查辦、反饋等機制,防止有案不辦、選擇性執法。嚴格落實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與保管相分離機制,實行全省涉案財物在線監控,確保依法依規處理。

          強化對檢察權運行的監督制約。認真執行中央“兩個規定”以及最高檢、省委實施辦法,細化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記錄、報告、處置、追責措施。制定實施《關于依法保障辯護律師執業權利的若干意見》,健全聽取律師辯護和代理意見的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申請調查權,明確規定“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偵查終結前許可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次數不得少于兩次。創新監督機制,在全國率先律師中聘任100名規范司法行為監督員,監督全省檢察人員嚴格依法履職。

          七、聚焦忠誠干凈擔當,大力加強過硬隊伍建設

              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對檢察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努力把全面從嚴治檢要求落實到檢察工作各個方面。

          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學習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制度清單,做到真學真查真改,努力解決黨性黨風黨紀和司法作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組織全員輪訓,教育干警增強政治定力、恪守檢察職業道德。推進素質提升優才工程和青年檢察官育才工程,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業務競賽、實戰訓練,培訓檢察人員63075人次。廣東檢察官學院成為全國檢察機關民行檢察實訓基地,全省檢察系統有82個單位和個人榮獲全國以上榮譽,涌現出一批業務標兵和辦案能手。

          切實加強紀律作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堅持理想信念高線,守住紀律底線。制定實施《省檢察院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打造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落實“兩個責任”情況報告會、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等廉政建設平臺。組織開展檢察人員八小時外行為禁令、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八項禁令”專項檢查和檢務督察,對兩個市級檢察院領導班子進行巡,對八個市級檢察院開展巡“回頭看”。依法依規查處違法違紀檢察人員23人,深刻剖析省檢察院反瀆局原局長杜言等反面典型,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在規范強制措施變更、干部交流輪崗等方面完善和落實整改措施,防止權力濫用。

          持續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完善以辦案質量為導向的基層建設考核評價體系,落實領導干部直接聯系基層、業務部門對口指導等制度,推進基層檢察院“八化”建設。發揮169個派駐基層檢察室職能,把檢察室打造成法律監督的一線陣地、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大力實施電子檢務工程,部署應用電子卷宗系統,依托信息化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個單位被評為全國科技強檢示范院。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建立本級人大代表直通車制度,完善院領導、各部門分片直接聯絡人大代表制度,走訪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3000人次,邀請2850人次觀摩公訴出庭、案件公開審查等活動,邀請13個省份的17名全國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我省檢察工作,推進檢察機關接受人大監督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配合人大常委會開展專項監督,省檢察院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和推進司法改革試點工作的情況,逐項落實審議意見。全部辦結各級人大代表建議62件、政協委員提案19件,認真辦理省人大代表在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審議報告時口頭提出的78條意見,逐一書面答復。注重發揮人民監督員的作用,監督職務犯罪案件187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檢察工作,離不開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政府、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各位代表、委員情系檢察、傾心注力、建言獻策,為我們推進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在此,我代表全省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有的檢察人員司法理念轉變還不夠到位,有的檢察院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二是檢察職能的發揮還不能完全適應法治建設新形勢,辦理金融證券、知識產權等新型案件的專業人才還不多,派駐基層檢察室的履職效能還需增強。三是落實司法改革任務需做大量艱苦工作,一些配套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地。四是隨著修改后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法新增職能的落實,一些地方案多人少矛盾仍然突出。五是隊伍中違法違紀現象仍有發生,個別干警甚至以權謀私、以案謀錢。我們將始終緊緊住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以“三嚴三實”的精神下大氣力認真整改。

          2016年工作安排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堅持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任務更加繁重。2016年,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五次、六次全會和全國檢察長會議的部署,以司法辦案為中心,狠抓法律監督能力、司法規范化和過硬隊伍建設,努力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實現良好開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一,更加有效服務保障我省“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找準服務保障我省五大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重點加大對知識產權和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力度,繼續開展查辦和預防涉農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打擊破壞環境資源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專項立案監督。正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區分改革失誤與失職瀆職界限,切實保障和促進改革發展。

          第二,更加深入推進平安廣東建設。充分履行批捕、起訴職能,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犯罪,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危害生產安全、涉毒等犯罪懲治力度,促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第三,更加堅決推進職務犯罪懲防工作。堅持反腐敗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嚴肅查辦工程項目、土地出讓、國企改制、扶貧開發、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案件,加大打擊行賄犯罪力度,大力開展追逃追贓工作,全面提升偵查信息化水平,加強職務犯罪預防調查、犯罪分析和對策研究,推動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

          第四,更加主動加強訴訟監督工作。推動建立重大、疑難案件偵查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建議制度,完善對刑事強制措施的法律監督機制,強化對基層執法司法活動的監督,增強監督精準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健全冤假錯案防范、糾正和問責機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第五,更加積極穩妥推進司法改革。總結完善四項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措施,按照最高檢、省委部署全面深入開展試點,努力為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創造經驗。全面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繼續探索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第六,更加有力落實從嚴治檢責任。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牢固樹立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理念,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而不息糾正“四風”和司法作風,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接受監督是檢察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在省委和最高檢的堅強領導下,更加自覺主動接受人大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真抓實干,為我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本網網頁設計、圖標、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摘編或建立鏡像,禁止作為任何商業用途的使用。
        版權所有:廣東省人民檢察院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珠江新城華強路6號 郵編:510623
        技術支持:
        正義網 京ICP備10217144-1號
        日本强伦姧老师yy6688影院
        <form id="jrbhz"><nobr id="jrbhz"><meter id="jrbhz"></meter></nobr></form>

          <address id="jrbhz"></address>

            <address id="jrbhz"><th id="jrbhz"><progress id="jrbhz"></progress></th></address>

            <address id="jrbhz"><th id="jrbhz"></th></address>
              <address id="jrbhz"></address>
              <listing id="jrbhz"></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