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事虛假訴訟呈現多發態勢,民間借貸、追索勞動報酬、房地產權屬糾紛等成為民事虛假訴訟的高發領域。虛假訴訟不僅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損害了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廣東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主動履職,深入推進虛假訴訟專項監督工作,辦理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件;葜菔袡z察機關辦理的張某鋒“套路貸”虛假訴訟系列案就是一宗典型的民間借貸虛假訴訟案例。
2004年以來,張某鋒團伙通過簽訂借款協議,預先扣除“砍頭息”、高息轉本、循環轉賬等方式虛構借貸、虛構本金,對惠州、河源兩地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法人提起“套路貸”系列虛假訴訟,涉案金額超過13.88億元,導致河源、惠州兩地多個樓盤項目無法完工,多家公司破產,涉案企業深受其害。2020年6月,張某鋒因詐騙罪等罪名被判處無期徒刑。
在辦理刑事案件的同時,惠州市檢察機關由檢察長牽頭成立了專案組,依職權對該案涉及的系列虛假民事訴訟開展監督。通過對140宗案件、398冊卷宗進行全面細致審查,在省檢察院的指導下,惠州市檢察機關就如何識別、防范和制裁虛假訴訟違法行為,先后向惠州市兩級法院發出檢察建議60份,全部得到采納。法院也啟動了對相關民事案件的再審程序。
惠州市檢察機關通過與法院、公安機關協調配合,不斷加大防范打擊虛假訴訟的力度,凈化了營商環境,回應了人民群眾對于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需求。
今年以來,廣東檢察機關堅持個案監督與類案監督相結合,依托民事案件智慧監督系統排查虛假訴訟線索2000余條,共立案監督1067件,同比增長348%,挽回經濟損失逾10億元,監督總數位居全國第一,以優質的案件辦理和顯著的監督成效彰顯了檢察機關懲治虛假訴訟的職能優勢,為凈化訴訟環境、維護司法公信力作出了應有的檢察貢獻。